
细说健康中国瓷丨劣质陶瓷中为何含有铅、镉等有害物质?
尽管陶瓷是最安全的餐具材质,但劣质瓷器仍可能存在铅、镉迁移量(溶出量)超标。陶瓷产品的铅、镉迁移量(溶出量)超标,一般是两个方面造成的:
一、有些厂家为降低瓷器釉的熔融温度,从而减少烧成能耗、降低生产成本,在瓷器的釉水熔块中加入铅。
由于其烧成温度、烧制时间达不到,造成产品生烧、化学反应不彻底,导致表面釉的耐酸性降低,如使用时在器皿中存放酸性食物(如酱油、醋、果汁、番茄酱等),铅会被溶解出来。
二、有些厂家为降低陶瓷产品的彩烤温度,增加其装饰的色彩度,将超过标准的铅、镉用于陶瓷装饰的颜料、花纸中,加上烤花温度未达到要求和窑内气氛不充分,其化学反应不彻底,而未能形成稳定的化学结构,产品的耐酸性也会降低,使用时铅、镉等重金属同样会析出。
消费者如果长期使用这些劣质瓷器,铅、镉等重金属在高温加热和醋酸等溶解后会污染食物,进入人体,长期使用存在慢性铅、镉中毒的安全隐患。
相关新闻
高淳陶瓷《盛世同春》等——文创产品转化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江苏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
2023-11-01
大暑丨何以消烦暑,浅斟一盏茶
2023-11-01
就现在,说出爱
2023-11-01

微信联系我们